建制沿革
殷周時,江北區境為巴國地。
秦漢至東晉永和二年(346)年,屬巴郡之江州縣地域,永和三年(347)年起屬楚州巴郡枳縣。《華陽國志》記載:漢世郡治江州,巴水北有柑橘宮,今北府城是也。
南北朝時期,南朝齊末,改江州縣為墊江縣,為墊江縣屬地。北周武成三年(561年)起,區境為巴縣所屬。
隋、唐、宋、元,屬巴縣。
明代,為重慶府巴縣之江北里、江北鎮。
清朝,乾隆十九年(1745年)為重慶府江北廳。
民國,1913年改為江北縣;1933年初,劃入重慶市;1939年5月,縣政府遷至兩路鎮;抗戰時,區境設有第九、第十、第十六區等三個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6月,第九、第十區合併為重慶市第二區,第十六區改為重慶市第七區;1952年,第七區劃入第二區;1955年10月,第二區更名為重慶市江北區 。
行政區劃
截至2015年底,江北區管轄石馬河街道、大石壩街道、觀音橋街道、華新街街道、五里店街道、江北城街道、寸灘街道、鐵山坪街道、郭家沱街道9個街道及魚嘴鎮、復盛鎮、五寶鎮3個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江北區位於東經106°26′43″-106°53′22″、北緯29°33′18″-29°40′53″之間,與巴南區、南岸區、渝中區、沙坪壩區、渝北區毗鄰。轄區東西長42.90千米,南北寬1.49-14.38千米,幅員面積220.77平方千米。其中陸地194.3平方千米,水域26.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江北區地處川東平行嶺谷區,沿江呈“S”形帶狀分布,西南東三面環江,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境內地形以紅層丘陵為主,可分為嶺丘、谷丘、台丘(坪)三類。因受重慶平行嶺谷區的制約,形成環山、鐵山坪、義學大山三條狹長狀山嶺,自北向南平行延伸,形成東西之間的三道屏障。境內最高點位於義學大山,海拔687米;最低點位於御臨河與長江交匯處,海拔152米。
氣候
江北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冬暖春早、夏熱秋涼,初夏多雨、夏多伏旱,秋多綿雨,冬多雲霧、濕度大、日照少、霜雪少、風力小。多年平均氣溫18.4℃,1月平均氣溫7.7℃,極端最低氣溫-0.9℃(1991年12月28日);7月平均氣溫28.4℃,極端最高氣溫41.9℃(1995年9月6日)。無霜期年平均363天,最長達365天,最短為361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094.4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100.7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數149.6天,最多165天(1989年),最少124天(1987年)。極端年最大降雨量1508毫米(1998年),極端年最少降雨量814.8毫米(2001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月至9月,6月最多。多年平均風速為1.3米/秒,平均相對濕度79.4%,平均霧日數60.4天。
水文
江北區轄區河道屬長江、嘉陵江兩大流域,其中長江流域面積182.2平方千米,占82.4%;嘉陵江流域面積38.9平方千米,占17.6%。主要河道有一級河長江,境內長51.4千米;從南向北沿邊境流經江北城、寸灘、鐵山坪、郭家沱、魚嘴、五寶等街鎮,年均徑流量3470億立方米,平均流量11000立方米/秒。二級河嘉陵江,境內長18.8千米;從北至南然後轉向東沿邊境流經大石壩、觀音橋、五里店、華新街至江北城匯入長江,年均徑流量2110立方米/秒。三級河流御臨河,境內長13.2千米。四級河棟樑河,境內長8.3千米。五級河有5條,總長22.9千米。河流總長114.6千米,河網密度0.5千米/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徑流總量4129.3億立方米。
自然災害
江北區主要氣象災害有伏旱、洪澇、風雹等,地質災害有崩塌、滑坡等,主要分布於庫岸沿線及農村地區。伏旱災害主要發生在6月至9月,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06年,百年一遇的乾旱從6月27日持續至9月4日,長達69天,其中40℃以上高溫日數達16天。洪澇災害主要發生在6月至9月,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07年7月17日,50年一遇特大暴雨從17日2點持續至17點,降雨量達121.5毫米。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江北區有森林植被81科260餘種,其中喬、灌木樹種及竹資源47科102種;喬木樹種以馬尾松為代表,約占林場森林面積的95%。
礦藏資源
江北區境內已探明礦產有磚瓦用頁岩、建築石料用灰岩、天然氣、地熱和礦泉水等。其中磚瓦用頁岩儲量103.2萬立方米,可采量88.8萬立方米;建築石料用灰岩439.4萬立方米,可采儲量133.8萬立方米,僅分布在明月峽—義學大山一線山嶺區;擁有兩個大型地熱水礦點,儲量1.14×1010兆瓦,屬於天然優質醫療熱礦水;轄區東部出露須家河組儲礦地層冷礦泉水儲量巨大,日出水量120立方米,礦泉水以鍶偏矽酸元素組分為主。
人口
2015年,江北區常住人口84.9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80.99萬人,農村人口3.99萬人。戶籍人口60.1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8.25萬人,農業人口1.93萬人。男性30.03萬人,女性30.15萬人,男女人口性別比基本持平。2015年出生人口6849人,死亡人口3110人,人口自然增長率6.3‰。
經濟
綜述
2015年,江北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87.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12.3%,增幅領跑主城。實現人均地區生產總值81411元,增長12.4%。分產業看,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實現增加值1.3億元、195.2億元、490.8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2.1%、11.2%、12.7%。第二、三產業對經濟成長貢獻率分別為27.6%、72.4%,拉動GDP增長3.4個、8.9個百分點。分行業看,前三大支柱行業工業、批發零售業、金融業分別實現增加值154.5億元、190.7億元、109.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11.5%、7.1%、33.5%,對經濟成長貢獻率分別為22.8%、16.2%、39.0%,拉動GDP增長2.8個、2.0個、4.8個百分點。江北區聚焦結構調整,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三次產業結構比為0.2:28.4:71.4。
第一產業
2015年,江北區實現農業增加值1.3億元,增長-2.1%。實現農業總產值1.9億元,增長3.1%,其中,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分別為0.7億元、0.4億元、0.6億元、0.1億元、0.08億元,增長10.3%、35.8%、-12.1%、-24.7%、13.4%。
江北區實現糧食產量4740噸,蔬菜產量7012噸,水果產量1411噸,肉類產量1012噸。年末生豬出欄9671頭,年末豬存欄4492頭。年末家禽存欄5萬隻。
第二產業
2015年,江北區實現工業增加值154.5億元,按可比價增長11.5%,對經濟成長貢獻率達22.8%,拉動GDP增長2.8個百分點。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2家,比2014年增加9家。其中,億元以上企業47家,10億以上企業8家,100億元以上企業2家。2015年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754.2億元,增長12.0%。先進制造業集群效應更加凸顯,汽車、電子電器、裝備製造三大重點產業集群產值占全區工業總產值比重達82%。
2015年,江北區建築業實現增加值40.7億元,增長10.1%,對經濟成長貢獻率為4.8%,拉動GDP增長0.6個百分點。全年納入企業一套表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築業企業113家,實現建築業總產值220.8億元,增長1.6%。全年全區完成施工面積1695萬平方米,竣工面積564萬平方米,分別增長30.4%、143.5%。
第三產業
2015年,江北區限額以上批發企業118家,零售企業104家,住宿企業23家,餐飲企業54家。全年全區實現商品銷售總額2577.1億元,增長13.0%。實現批發零售業增加值190.7億元,增長7.1%,對經濟成長貢獻率為16.2%,拉動GDP增長2.0個百分點。實現住宿餐飲業營業額71.3億元,增長16.1%,比2014年同期增長3.9個百分點,實現住宿餐飲業增加值35.3億元,增長7.7%,對經濟成長貢獻率為2.9%,拉動GDP增長0.4個百分點,比2014年同期提升0.2個百分點。2015年江北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6.5億元,增長11.1%。
社會事業
科技
2015年,江北區成為重慶市首家被國家知識產權局認定的具備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城市的資格。2015年,新增市級科技創新類眾創空間11家。全年區級科技開發計畫項目26個。高新技術企業45家,高新技術產品75個。全年申請專利4121件,授權專利2176件 。
教育
2015年,教育事業成效突出,從“有學上”向“上好學”轉型。實施學區制改革試點,建立玉帶山、華新兩個學區,7所學校參加,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全區共有幼稚園(不含託兒所)129所,在園兒童數2.2萬人。國小34所,專任教師1848人,在校生3.2萬人。普通中學18所,專任教師2093人,在校生3.8萬人。職業中學2所,專任教師273人,在校生6893人。中等專業學校3所,專任教師322人,在校生1584人。高中升學率96.6%,高考上線率99.4% 。
文化
2015年,江北區有文化館1個,圖書館1個,藏書量56.3萬冊。電影院12家,新增6家,影劇院座位數14522座.電影演出場次24.6萬場,電影觀眾人數790.4萬人次,分別增長85.8%、98.8%、100%。廣播覆蓋率、有線電視覆蓋率均達到100%。全區旅遊企業89家,旅行社門市261家。全年國內旅遊人數3032萬人次,增長21.8%,國內旅遊總收入77億元,增長17.2%。入境國際旅遊者人數17.4萬人,增長26% 。
體育
2015年,江北區體育事業撥款收入951.1萬元。全區體育場館3個,人均體育占地面積1.7平方米。少年兒童業餘體校1所。等級運動員103人。舉辦各種運動會70次,運動會參加人數80萬人次。青少年參加體育比賽獲全國冠軍11人次、市冠軍73人次 。
衛生
2015年,江北區有衛生機構數443個,其中,醫院、衛生院39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家,婦幼保健站1家。衛生機構床位數6139張。衛生機構人員1.3萬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3712人,註冊護師護士5437人 。
交通
公路
截至2012年底,渝長高速公路橫穿江北區區境北部,機場高速公路、主城外環高速公路縱貫江北區區境西部。有高家花園、石門、渝港、嘉陵江、大佛寺過江公路大橋與江南相連。
水路
水運有朝天門、雞冠石、峽口、魚嘴、木洞等過江碼頭。
軌道
根據重慶市軌道建設規劃,江北區境內共有9條軌道線路,總長91.2公里,軌道車站數量達29個。其中3號線、6號線已建成運營,4、5、9、10、環線5條為中期線路(即2020年前應建成),8、11號線為遠景線路。江北的地形條件狹長,中期的5、10及環線為縱向,穿越江北區,4、9號線為橫向,在江北區境內距離較長,影響及作用較大。目前,軌道4號線、5號線、10號線、環線及9號線節點工程已開工建設。
風景名勝
鐵山坪森林公園
鐵山坪森林公園位於重慶市近郊,規劃面積約1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584米。2014年,公園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重慶海洋公園
重慶海洋公園位於江北區洋河路,占地70000餘平方米,以多功能海洋景觀、海濱娛樂為特色。
鴻恩寺森林公園
鴻恩寺森林公園位於觀音橋商圈西側,總面積1100畝,有鴻恩思泉、鴻頂雲霞、江風戀桂等12大精品園林景觀。2013年,榮獲“全國綠化模範單位”稱號。
盤溪無銘闕
盤溪無銘闕位於在嘉陵江北岸盤溪香爐灣,是全國僅存的27個漢闕之一,始建於東漢晚期,195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1961年被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玉珍墓(睿陵)
明玉珍墓位於重慶市江北嘴。1983年12月,重慶市人民政府將其列為重慶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名優特產
靜觀醋
靜觀醋原產於江北區靜觀場,以大米為主料,麩皮等為輔料,多味藥材配成藥曲,按摶統工藝釀成。產品色、香、味、體俱佳。
舉魚嘴的黃豆花、江北城的肉湯圓、江北城的提絲髮糕等。
江北熊鴨子
江北熊鴨子始創於清宣統一年,外形呈橢圓形,表面為深棕色或茶色,皮脆肉嫩,內肉淡紅,脂肪為淡黃色,具有川味烤鴨的獨特風味。
城市榮譽
2017年12月12日,江北區被國家民委辦公廳確定為第三批“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示範城市”。